前 言
诗歌是艺苑中的一支奇葩。作者用诗歌言志抒情,弘扬国粹,鼓励、教育群众与后人,读者通过吟诵,陶冶性情、愉悦身心,得到启迪和帮助。
我国诗歌源远流长,浩似海洋。是我们民族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。它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、光大。
我幼时爱读诗词,喜欢文学作品,乐于背诵名篇。稍长受家庭影响研读法学。解放后身着戎装,研读马列著作。几十年来虽偶有提笔,但成句即抛,均已散失。零四年后,受友人启发,以写诗充实晚年生活,与人交流、交友。现将拙作百首打印成册,以示友朋,博取一笑,并请斧正!
左鼎香
二○○七年 三月
作者简介:男,汉族,1930年10月生。江苏省涟水县人。中共党员。1957年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。曾在部队、机关、中学和大学工作和任教。1988年评为副教授,三江学院特聘教授。1990年评为商业部优秀教师。1993年4月离休。1994年至1995年被聘为南京经济学院教学工作督导员。
在中学教过《俄语》、《英语》、《语文》、《历史》、《地理》、《政治》等课程。在大学讲授《修辞学》、《写作》、《财经应用写作》、《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》、《行政公文写作》、《粮食经济学》等多门学科,参编参写和总篡教材及专著7本,自编3本。在校内外刊物上发表涉及六门学科的论文近60篇。论文被选入中央电大教材1篇,被选入各专业正式出版的论文集6篇。也发表过诗、词、对联并获奖。撰写科研报告两份。个人资料收入《世界名人录》首卷及其他《词典》、《名录》中。
赠 友(一)
一、初会
识君有幸在初春,桃李吐香竟芳芬。天公善解凡人意,杨柳依依两情纯。
二、公园散步
漫步石径上,笑语碧水边。幽园三人占,情涌两心田。
三、赠物有感
手持日记本,赠我做纪念。叮嘱情切切,不需写日记。
始则显愚钝,未能解君意。继明深深意,暖流遍心田。
吾当长执笔,心声留纸面。他日共读时,激情似火焰。
四、夏夜情思
怀君在夏夜,思绪飞南天。星月长相伴,默颂鹊桥仙。
五、思念
举手劳劳花园中,徒步惟艰细雨蒙。身归金陵心留赣,翘首云天盼乘风。
六、重逢
油壁香车能再逢,水远山遥咫尺同。鱼书未尽胸间意,软语柔情胜梦中。
注:88年去南昌授课,相识相知。89年再去南昌,重逢。写于1989年
秋。
赠 友(二)
一、初识
初识君颜97年,冰心相对两无言。何期花发春来早,一丝情愫两地牵。
二、音容
玉环风姿易安才,木兰胆识文君怀。人间难觅斯如许,疑是瑶台乘风来。
三、长谈
比肩长坐小楼前,思绪滚滚话流年。几分亢奋怀往事,一片凄楚留心田。
四、散步
漫步燕山下,结伴小河边。忘却天下事,欢语洒校园。
五、惜别
漫步桥头畅语时,依依惜别两情痴。劳劳举手频回顾,面对垂杨怕折枝。
注:1997年11月去济南,相识相知,写于11月下旬。
赠
友(三)
一、其人
年少投笔到军营,白衣施治洒爱心。相夫教子美名著,胆识才情胜文君。
二、相知
勤学才艺世间稀,业绩直言堪称奇。跋涉关山知音少,而今唯恨识荆迟。
三、劝勉
电波传来软语绵,一丝情愫两心牵。人生不应吟长恨,西楼望月几回圆。
四、期望
莺歌燕舞贺新年,似箭光阴扣心弦。春风不识凡人意,梅花流香独占先。
五、告别
友人赴厦门,临别来辞行。敲门声声急,真情动我心。
相互道珍重,句句显友情。祝她旅途顺,愿其永年轻。
厦门佳胜地,风物久享名。更有手足在,长居沐亲情。
心追南飞燕,翘首侯佳音。待君归来日,春风拂绿茵。
六、夜思
岁末一别渺无音,两地相看月对明;往事历历翻思绪,温情脉脉记犹新。
七、盼归
春色满园暖风吹,杨柳依依河边垂;飞燕含泥穿堂下,翘首南天盼君归。
写于
07
年
1
月
1
日至
3
月
18
日
赠母校
旦复东方,莘莘学子攀峰项;誉滿神州
,济济英才譜华章。
见复旦百年校庆专刊2004年4月20日
《入选<中国当代经典诗选>》
写于2004年3月10日
游采石矶抒怀
傲立矶峰观江流,襟怀潇洒意方遒;先贤吟咏留芳在,满目青山盼再游。
见南京财经大学报2004年6月16日 写于2004年6月6日
忆济南
一、济南好,景物知多少。
四面荷花三面柳,一城山色半城湖,名士世间无。
二、济南忆,最忆大明湖。
历下古亭经风雨,铁公祭祠
赞忠贤,史诗涌心田。
三、济南忆, 次忆千佛山。
暮鼓晨钟警梦客,经声佛号唤迷人,此身登云层。
四、济南忆,
再忆趵突泉。
水柱腾空声传远,清照生平书奇篇,激情问蓝天。
获中华得雨杯短诗短文征文比赛优秀奖2004年12月 写于2004年8月《入选<中国当代经典诗选>》
参观民俗博物馆感怀
庭院深深甘氏居,雕梁画栋举目姝。民俗奇葩香四溢,中华文化世间无。
注:写于2004年11月《入选<中华颂精品集>》获银奖
游金牛湖纪实
泛舟“金牛”听民传,太祖佳话笑千秋。湖光山色惹人醉,满桌菜蔬热汗流。
注:写于2005年5月
喜闻润扬大桥建成
大桥飞架润扬间,扬子江流只等闲。三山并立迎远客,琼花报春笑开颜。
注:写于2005年6月
绿博园览胜
寰球绿色览园中,花树亭桥各不同。金陵石韵展新貌,苏锡徐扬示芳容。
注:写于2005年10月
参观南京长江三桥有感
彩虹钢塔插云霄,“天工开物”数今朝。三桥飞架通天堑,长江两岸咫尺遥。
注:写于2005年10月
改革开放颂歌
一、往事回哞
几番风雨几春秋,几度沧桑几喜忧。几许暖流拂大地,几多朝霞映寰球。
二、三中全会
北京响春雷,改革号角吹。开放展通衢,神州露朝晖。
三、三农之路
小岗走新路,农民得温饱。乡镇办工业,收入增渠道。
院士育良种,亩产千斤稻。农事用机械,劳动乐需要。
组织“三下乡”,群众齐雀跃。城市哺农村,共建连心桥。
赋税全减免,百姓拍手笑。经济重合作,踏上幸福道。
四、城市新貌
高楼比肩立,大道宽且遥。园林似棋布,山水环城绕。
人流如潮涌,车行赛龙蛟。机器飞旋里,行行传捷报。
众手绘蓝图,明天更美好。
五、科教兴国
学苑遍布似星辰,入耳书声铸国魂。莘莘学子攀峰顶,科教兴国梦成真。
见《江海诗词》2006年第4期
六、零五辉煌
二零零五书辉煌,“神六”飞天游太苍;“十运”金陵点圣火,中华健儿谱乐章。
产值跨越十万亿,人均收入递增长。两岸暖风初吹拂,伟哉中华立东方。
注:写于2006年元月3日夜,元月10日在茶话会上吟诵。见《战友通讯》2006年第三期
赞我校零五年成就
群贤齐聚满园春,往事回眸喜征程。而今迈步从头越,攀登顶峰铸国魂。
注:2006年元月12日写于参加年终座谈会后。
初雪
闭门独坐“火炉”前,瑞雪纷飞映眼帘。南国沃野得滋润,丰年预兆喜心田。
注:写于2006年元月19日上午,时降大雪,心中甚喜。
(1.“火炉”指取暖器。 2. 天气预报说南方都有大雪.)
赠老伴
并肩携手五十春,相濡以沫步征程。辛酸往事难回首,晚景夕照互温存。
注:我与老伴相识于1953年春,经历极其坎坷,晚年幸得温饱安居。
写于2006年元月19日上午,春节前。
追 忆
一、
同乡、同学
年少同着绿军装,河畔桥头笑语长;只缘“条令”有规定,饮憾终天各一方。
二、
学长汉雄
宋玉风姿子建才,雪莱秉赋拜伦怀;新栽桃李三千树,吐蕊芬芳为君开。
三、
学友颂棠
识君有幸在三秋,品格清新似碧波;黄菊傲视霜雪冷,腊梅犹自暗香流。
四、
好友北上
相思在深夜,心追鸿雁飞。翘首云天外,问君几时归。
注:写于2006年元月20日夜,不眠时成句。
梦 想
老夫聊发少时狂,提笔铺纸写诗章;本无灵性吟佳句,却想成册示儿郎。
注:写于2006年元月21日上午。
感 叹
岁岁年年人不同,发白齿落一老翁;生前不想生后事,放歌舒喉陋室中。
注:写于2006年元月23日夜,对人生有悟。入选《中国当代经典诗选》
参加省老干部迎春联欢会有感
耄耋群英聚一堂,描画江苏好风光;神韵金陵花似锦,万紫千红竟吐芳。
注:写于2006年元月24日晚。
农副市场购菜有感
慢步集市上,心情很紧张;蔬菜虽然有,价格却飞涨。 黄瓜四元五,萝卜两块上;芸芸众小民,人人皆愁怅。
但愿天公美,且停雨雪狂;幼苗得生长,道路能通畅。
拳拳作诗文,默默祷上苍。
注:写于2006年元月28日除夕上午。有教师在课堂上宣读
重回复旦校园感怀
(一)
慢步校园忆旧容,楼堂亭桥均不同;大道通天豪气在,书香依然伴东风。
注:2005年9月24日携老伴重返复旦,参加百年校庆,参观校园新貌,有感。
(二)
并肩漫步校园中,共话复旦旧时容;激情岁月已远逝,唯叹人生大不同。
注:在校园与老同学长谈,深感多数同学道路坎坷,顺利者少。写于2006年9月30日上午。入选<中国当代经典诗选》
参加成香大哥八十大寿志庆
八十寿翁着西装,兄弟子侄聚满堂;岁月匆匆人未老,真情犹记儿时狂。
注:追忆写于2006年9月31日下午。
听离休干部自述
身着绿军装,徒步进西藏。不怕山水阻,岂惧风雪狂。
饮食不习惯,经常闹饥荒。语言难沟通,手势帮大忙。
戍边三十载,两鬓早染霜。生儿因缺氧,智力极异常。
改革开放后,遂愿如了党。思母情切切,乡情人惆怅。
调回南京后,人事已沧桑。岗位不变动,清闲又何妨。
老伴已去世,病儿在身旁。工资逾三千,欠债十万上。
想进敬老院,期待有位床。夕阳无限好,晚景夕照长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1日下午。在省人民医院候诊,听老人自述。
与新友通话
芳踪寻觅费时辰,电波传来细语声;衷肠吐出不平事,愤笔陈情达高层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21日
惊闻老友处境困难 以诗劝勉
与友通电话,问其可安康。回答处困境,“水深火热中”。
电力供不上,空调难启动。自来水常停,烧饭很紧张。
下雨屋顶漏,墙壁都透光。缘何处此境,皆因拆迁浪。
闻语心不安,劝慰理应当。困难有时限,此况不会长。
劝友想当年,心情会舒畅。在职居高位,众人羡目光。
三年困难时,粮油全奉上。上海住房紧,俩人住四房。
工资很丰厚,优待异寻常。他日问题解,风物依旧光。
思前再想后,颐养天年长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4日上午。
星光之路
—记赵宇学习过程
邻居赵家子,年少二十郎。父母皆勤奋,此儿更异常。
生时虽缺氧,智商却超常。呀呀学语时,已显聪慧光。
幼年未入园,能读大文章。年方七八岁,知识面已广。
同做百科游,我败是经常。入学二三年,称父是文盲。
小学毕业时,市里发奖状。“希望之星”誉,授他最恰当。
升入初中后,涉猎面更广。文史已深入,艺乐如指掌。
贵能自思考,见解岂寻常。莘莘学子里,佼佼不夸张。
跨进高中门,阔步奔四方。写作用古语,创作体裁广。
史识驭先贤,“马列”亦跟上。酷爱军事学,“武器”最擅长。
爱国情切切,出语意深长。知识海洋里,畅游不停航。
代有才人出,丹青耀光芒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5日上午
雪梅争春
大雪纷飞罩全城,梅花吐蕊透芳芬;雪白梅香本天意,诗人笔下是争春。
注:昨日立春,今天大雪,前些日子气温较高,腊梅怒放,春梅吐蕊,以诗志之。写于2006年2月5日下午。
元宵节夫子庙灯会
摩肩接踵涌灯城,千姿百态闹新春;工艺精巧人惊叹,民俗文化得传承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12日。
与老同学长谈
同窗研读四春秋,友情激荡胜碧波;岁月蹉跎人虽老,笑谈风云睿智留。
注:2006年2月17日下午去郑际群家与之长谈,甚欢,凌晨成诗。
知青、学者、女儿
——记山东省委党校副校长王延超成功之路
有“女”名延超,成就令吾豪。幼时多苦难,童年立志高。
学习很轻松,名次列前茅。高中毕业后,下乡再改造。
表现最突出,入党重担挑。恢复高考后,金榜得深造。
生活真清苦,成绩称佼佼。毕业做教师,走上治学道。
时代在呼唤,昂首进党校①。教学能出众,科研硕果骄。
三十出专著,四十得称号②。乘风青云上,校长职务高③。
虽然居显位,本色依旧好。敬亲情切切,弟妹以身教。
待夫若嘉宾,教女有其道。动手厨房里,饭菜自己烧。
我虽为师长,处处受关照。平时打电话,有病床边绕。
精神到物质,想得很周到。受之实有愧,自感命真好。
有女若如此,人生愿已了。默默祷上苍,祝她更美好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19日下午。
①
指山东省委党校
②
指教授职称
③
系副校长
喜听省委8号文件传达
8
号文件传党声,暖流顿觉遍全身;政经生活得关照,老病何愁累儿孙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21日下午。
春 雪
昨日北风吹,今朝飞雪起。虽能净空气,增添景色奇。
但因时节过,功过不相抵。作物怕冻害,种者心不喜。
儿童上学难,父母增忧意。交通事故多,死伤令人凄。
蔬菜价格涨,百姓再叹息。患者身有疾,看病要推迟。
春雪诗文多,写实世间稀。“四时”盼交替①,“百物”萌生机②。
“行职”需爱民③,善解凡人意。惟愿天公美,放晴雪停止。
注:写于2006年2月28日上午,南京时降大雪
①
②③古语云:“四时行,百物生,谓之天职。”
贺两会召开
举国精英聚京城,两会传来喜庆声;民生大事得关注,共绘蓝图奔征程。
注:写于2006年3月6日下午
游梅花山纪实
缤纷五彩闹新春,万株梅林竟吐芬;暗香浮动游人醉,美景金陵举世闻。
注:国际梅花节期间离退休处组织老同志游梅花山。 写于2006年3月20日上午。
入选<中国当代经典诗选>》
悼老邻居远行
斯人乘鹤赴太空,音容笑貌记心中;一生苦难催人泪,百世流芳赞誉同。
注:逝者一生苦难,但性格坚强、善良。深受邻里爱戴。
写于2006年3月26日晚。
喜降春雨
夜半喜闻春雷声,雨滴敲窗惊梦魂;久旱金陵甘霖降,知时好雨慰苍生。
注:写于2006年4月4日晨7时。入选<中国当代经典诗选>》
愤闻陈水扁“终统”
一、大将南征
大将南征胆气豪,腰横秋水雁翎刀。风吹战鼓山河动,电闪旌旗日月高。
天上麒麟原有种,穴中蝼蚁岂能逃。太平待诏归来日,朕替爱卿解战袍。
(录幼时背七律一首,作者已忘)
二、回眸与展望
满城风雨满城愁,满目疮痍满目忧;同室操戈同室叹,同舟共济同舟存。
注:写于2006年4月8日下午。
痛悼华楚同志辞世
故人西去乘东风,音容宛在笑谈中;奋蹄耕耘功绩在,桃李流芳赞誉同。
(在追悼会上,由主持人祭读)
注:写于2006年4月10日晨。
喜闻去苏州旅游
年少就读到苏州,风云变幻使人愁;园林依稀成旧梦,恨比刘郎唱重游。
注:写于2006年4月16日。
欢庆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
一、马列主义传入
“十月”惊雷响太空,寰球赤子沐春风;马列经典光四射,神州花开遍地红。
二、建党
望志路上聚群贤①,南湖游船奏强弦;先驱建党开伟业,中国革命书新篇。
注: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望志路106、108号举行。
三、夺取政权
工农运动起,井冈举义旗。长征两万五,陕北大会师。
抗战爆发日,中流砥柱时。命运大决战,高奏凯歌旋。
建立新中国,丹青添光艳。
四、改革开放
三中全会暖风吹, 市场经济体制催;百年耻雪人共庆,强国富民尽朝晖。
注:写于2006年4月20日。(见《南京财经大学报》2006年7月1日)
校园扫描
-----
校庆献诗
一、晨 炼
晨曦初上映碧空, 翁姑汇聚校园中。 跑道人流逐浪涌, 广场舞显从容。
喜伴笑颜和谐美, 福随身健乐无穷。 往事如烟成旧梦, 引吭高歌夕阳红。
二、景 色
群楼错落费心裁, 叠翠树行道边栽。 百花斗艳堪鉴赏, 四时皆闻香气来。
三、图书馆
典籍珍藏超前人, 泛舟书海悄无声。 雨露滋润才人出, 引领创新铸国魂。
四、教 室
讲台三尺赛方舟, 海洋遨游意方遒。 指点江山传经道, 后学何需越从头。
五、食 堂
莘莘学子坐桌旁, 饭菜飘香诱人尝。 美食调配尚节俭, 不忘荷锄农事忙。
写于2006年5月20日。见《南京财经大学报》2006年10月16日 见《战友通讯》第五期07年2月
往事回眸
年少同着绿军装,天宁寺里聚一堂。晨曦操场炼身体,夕照树林论华章。
学习马列识世界,增长才智卫国防。岁月蹉跎人皆老,深情犹记昔时忙。
接教导团老战友来信有感,写于2006年7月6日。见《战友通讯2006年第二期》
天 降
八句诗行忆旧时,电波传讯日已西。热汗飘香芳踪至,情深战友两心知。
写于2006年7月20日下午
喜 雨
热浪滚滚袭金陵,半是怨声半呻吟.幸得大雨从天降,雷声送爽沐人心.
写于2006年8月15日晚
重庆、四川大旱感怀
巴蜀是天府,盆地本粮仓.物产多丰盛,生活富且康.
今岁遭大旱,今人心凄惶.高温超历史,无雨两月长.
表层无水分,禾苗都枯黄.人畜饮水难,受灾地域广.
天公不作美,气候特异常.若在解放前,流离并死亡.
幸得党领导,群众斗志昴.调节饮用水,农户有保障.
开挖深水井,滴灌田头长.举国一盘棋,八方支援忙.
人定能胜天,红旗增光芒.
注:最高气温达44ºC,写于2006年8月17日上午.
名城会纪实
名城冠盖聚金陵,古堡前头庆典行。云锦小吃文化美,泛舟秦淮沁人心。
宣言高奏和谐曲,论坛传来发展音。盛事增色山河秀,五洲遍流大同情。
注:
2006
年
9
月
22
日至
28
日,在南京兴办中外名城会。到会中外市长
53
名,活动内容丰富,硕果累累。
入选《中国当代经典诗选》
写于
2006
年
9
月
30
日
登旋宫,赏金陵秋色
旋宫高处傲九洲,金陵全景眼底收。
钟山叠翠秋色美,玄武波光游人稠。
高楼林立气势壮,玉带秦淮伴江流。
好景一番观不尽,天缘有分再来流。
注:
2006
年
10
月
18
日离休老同志,参观江苏电视塔,群情亢奋,以诗表之。
入选《中华颂精品集》写于
2006
年
10
月
19
日晨。
惊闻家叔仙逝
噩耗传来断肝肠,恨海无边哭天丧。
奋蹄耕耘功绩在,桃李成溪自流芳。
注:家叔左道南勤奋从教一生,深受领导及学生好评。写于
2006
年
10
月
17
日下午
叔侄情深
——纪念家叔辞世,长歌当哭
振弟来电话,告我叔已丧。噩耗惊破胆,涕泪满衣裳。
回忆相聚日,叔侄情意长。幼时将我抱,常年睡一床。
童年跟着跑,雪后最繁忙。打枣树下抢,追逐田野上。
聊斋故事讲,三国人物畅。及长能对奕,胜负决一场。
抗战时分手,相聚论文章。解放他执教,我身着戎装。
叔侄难团聚,天地各一方。诗歌能相和,书信诉衷肠。
岁月匆匆过,鬓发渐染霜。未老叔先衰,不时去探望。
一起忆往昔,亲情岂寻常。人生叹若短,诗歌日月光。
逝者长已矣,后“走”何愁怅。
写于
2006
年
10
月
22
日上午
校庆大会志喜
横幅高悬喜庆隆,学子列阵坐半空。佳宾云集襄盛事,贺声遍传赞誉同。
群情亢奋怀往日,锐意充溢蓝图中。创业维艰走筚路,开拓进取气势宏。
注:我校建校
50
年校庆大会,在仙林校区大礼堂隆重举行。于
2006
年
10
月
28
日
雨后期望
今岁江南旱,苍生盼甘霖。深秋始降雨,众人笑盈盈。
沃土得滋润,大地要耕耘。缓解饮水难,百姓始安心。
连雨三五日,额首共相庆。孰料不停下,喜雨变无情。
家田皆积水,暴雨酿灾情。作物损失大,收种难进行。
交通受影响,蔬菜少供应。喜庆变忧愁,问雨何进停?
阴雨达半月,天气始放晴。雨量超历史,天公真欺凌。
气候太反常,答案似清醒。人类要自律,自然本无情。
期望达共识,五洲一条心。环球同凉热,大同世界新。
写于
2006
年
11
月
25
日
久病初愈
晚年贱躯似江河,气血两衰徒奈何?一朝受凉腰部疼,针灸拔罐驱寒魔。
太夫热心倾全力,超时治疗举措多。医院节能没暖气,全身受凉添病魔。
腹泻吃药能控制,气管炎发实堪忧。咳嗽吐痰不停歇,咽痛吞食真难过。
发音沙哑令人急,有事难与人交流。换家医院看新病,医生拳拳关心多。
药兼中西品种备,胃弱难抗体更虚。折腾半月人更瘦,所幸马列未召我。
近日病症渐消退,喜得老伴笑呵呵。度日如年虽夸张,日子再难慢慢过。
自感享年过平均,乐得余年看锦绣。相信未来日更美,有暇提笔写诗歌。
有朝一日乘风去,留点笔墨染长河
写于
2006
年
12
月
6
日
兄妹团聚
电波传来月妹声,真情难逾同根生。驱车千里关山路,相聚苦短日西沉。
注:大妹月香,抱病由东海县来宁看望,深深感动。写于
2006
年
12
月
7
日
多哈吟
健儿束装西亚行,群英赛场逞豪情;国歌频奏人共庆,神州遍唱多哈吟。
写于
2006
年
12
月
17
日晨
岁末离休干部聚餐
耄耄老人聚一堂,饭菜飘香诱人尝;
难忘烽火征战日,互祝健康祈寿长。
写于
2006
年
12
月
20
日下午
痛悼蔡汝龙同志谢世
投笔从戎到军营,进修执教在南京。
精通书艺名传远,桃李皆感雨露情。
写于
2006
年
12
月
21
日下午
举办诗书展有感
举办诗书展,决策立意高。既能显才艺,又能益情操。
年老当有为,参加应踊跃。离退逾五百,应者太寥寥。
是否文化故,教授知多少?是否身不健,领物争着跑。
麻将最热门,局处职务高。麈战不辞苦,吃饭岂重要。
下棋争红脸,吵声逐浪高。书报何需看,我有老一套。
开会常缺席,骂声萦耳绕。如是高素质,令人难啼笑。
笔者羞为伍,忧心受煎熬。多年受党教,马列云外抛。
士风诚为此,国运使人焦。盼望有所悟,先贤榜样骄。
人生谁无死,贡献是杆标。来日无追悔,九泉亦含哭。
苦口劝诸君,不吝把舌绕。
写于
2007
年
1
月
10
日
零六回眸
捷报频传国运昌,发展改革超往常。巨龙腾空飞万里,展望征程志气昂。
写于
2007
年
1
月
16
日
校情通报会纪实
皓首翁姑聚满堂,聆听学苑好风光。百尽竿头再跨越,育才兴国步履忙。
写于
2007
年
1
月
18
日
喜闻拙作入选
前日接函告,拙作已入选。初读似范进,继则喜心田。
一丝成就感,而生即油然。幼时爱诗词,乐于背名篇。
中外名家著,涉猎恐不全。稍长兴趣转,法学肯读研。
身着戎装后,“马列”占了先。偶而写诗词,成句抛一边。
离休身不健,撂笔十一年。“零肆”恋母校,书赠一对联。
校报刊出后,兴趣真盎然。此后常提笔,吟唱自陶然。
报刊亦发表,信心百信添。“得雨杯”评奖,梦想一席占。
“研究会”约稿,机遇到面前。但恐水平低,入选难上天。
幸运肯垂青,入选亦自然。自感耕耘累,收获苦也甜。
待诗满百首,成册众人前。人老当有为,笔墨作贡献。
注:
①
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研究编辑的大型诗集《中国当代经典诗选》
1949
—
2005
收入拙作诗、词、对联共十一首。
②我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③北京市委党校举办全国性诗文“得雨怀”大赛④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。
写于
2007
年
1
月
25
日
论文获奖志喜
离职撂笔十余年,心系国运效先贤。
勤读书报识世事,与时俱进步伐坚。
党员离岗义务在,不忘信仰做马前。
奋笔疾呼保先进,复兴中华重任肩。
注:
1
、拙文《论共产党的先进性及其实践要求》在省高校理论学习交流会上交流,并获学校纪念奖。
2
、因长期体弱多病,共
11
年没有执笔。
写于
07
年元月
27
日
非癌志喜
一、
体检抗原比较高,全家心情顿时焦。
今日确诊非癌症,深感轻松喜眉稍。
注:
06
年
12
月体验,前列腺抗原为
5.10
,疑为癌症,建议门诊。
07
年
2
月
5
日上午,确诊非癌。写于
07
年
2
月
5
日下午
二、
严冬乍闻惊雷声,一丝愁云似压城;
今日放晴天气暖,春色满园伴余生。
写于
07
年
2
月
6
日上午
贺赵宇诗作获奖
悬梁剌股效先贤,厚积薄发践箴言。
春雷乍响声振耳,鸿鹄展翅冲云天。
写于
07
年
2
月
7
日
高山仰止
——纪念小平同志辞世十周年
一、求索
中华大地夜深沉,志士求索出国门。
勤工俭学寻真谛,解悬济困救苍生。
二、百色起义
百色龙州举义旗,红军序列增雄师。
创建“两江”根据地,星为燎原日可期。
三、南征北战
抗日峰烟起,救国重任担。创建晋冀豫,转战太行山。
领导北方局,常使敌胆寒。解放战争时,挺进大别山。
进入反攻后,决战胜淮海。渡江克南京,进军大西南。
挥师进西藏,农奴笔开颜。建立新中国,功书史册间。
四、总书记
“八大”高举马列旗,强党富国原可期。
政经建设多卓见,百花齐放江青批。
探索道路勤实践,克服困难业绩奇。
维护自主堪赞赏,重写史册世间稀。
五、总设计师
三中全会是航标,全国掀起改革潮。
经济特区得兴办,开放格局胆气豪。
持续发展惊世界,人民生活迅提高。
社会主义有特色,发展马列达高潮。
一国两制新构想,对外关系局面好。
科学理论是指南,缅怀伟人步伐骄。
六、伟人辞世
巨星陨落伤情怀,神州洒泪恸地哀。
“小平走好”倾国送,光照千秋英名在。
注:见
《南京财经大学报》07年3月1日写于07年2月14日-15日
欢庆香港回归十周年
一、割让
枯树难经狂风吹,折枝落叶实可悲,静海寺内订条约,国土沦丧亿民泪。
二、抗争
中华儿女是英豪,香江涛涌逐浪高;百年抗争史可鉴,多少美名千秋彪。
三、失望
日冠投降举国欢,全民齐唱“七子“歌;可恨英夷仍蛮横,回天无力徒奈何。
四、谈判
“三中全会”启议程,谈判经年较量真;联合声明终签字,主权恢复国威振。
五、回归
游子离家逾百年,同胞骨肉终团圆。五星红旗升起日,香港发展创新篇。
注:
①闻一多先生曾作“七子歌,深情地期盼香港、澳门、台湾等地回归祖国。②经过两年多22个回合的谈判较量,中英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。宣告中国政府1997年7月1日对香港行使主权。
写于07年3月20日
后 记
拙作诗歌在成册过程中,得到我校离退休处领导冯玉川、戴和平同志的支持与大力帮助。也得到赵宇母子的帮助。在此,深表谢意!
由于我攻读的是政治经济学专业,执教的课程又多。因而对诗词的研究与学习没有花更多的时间。所以,造诣不深,写不出佳品。虽然有的作品得以发表,入选大型诗选及获奖,也只是幸运罢了。如身体条件许可,今后当继续学习、执笔!
南京财经大学
左鼎香
于陋室
二○○七年三
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