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溱湖,回味与遐想
许协清
游玩一趟溱湖,拾得一些知识,留下了一片遐想。
没有料到泰州溱湖湿地这样吸引人。站立岸边,或漫步栈桥,就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,恨不得将这里特有的纯净、清心的鲜活大气纳个够,吸个饱。宽阔的湖面,游船击水而过,微波渐消,复而平静,显得那么安逸、秀丽。好似一位文静、温柔的秀女,舒展玉臂,怀拥着这块里下河的天然洼地;又好像一位安详、善良的慈母,养育、爱抚着世代聚居这里的万物生灵,虽经千年沧桑,天然丽质依旧,她永远以慈爱、谦和的神态,迎送着来此饱享自然风情的每一位游客。
船娘摇撸,轻舟荡漾,绿水飘香,沁人心脾,极目远眺,致远致近,天接水,水连地,地抢绿,绿映湖,湖载客漂流,恍若水墨画卷。此时此刻,神安心静,舟水相“吻”的“唧啪”声隐隐于耳。风轻、水荡、船漾,和着沿岸苇叶沙沙响,声声合拍,犹如一曲轻盈的水乡渔歌。似乎在歌唱泰州人探究、开发湿地生态的聪明才智和远见卓识,也似乎在赞颂溱潼人爱水、爱绿、爱鸟、爱自然的朴实情怀和造福子孙的千秋善举。
船娘娴熟地撸摆着小船,穿越交织的河湾水汊,绕行星罗的绿岛芦洲。看那排列整齐的木桩,如“挽臂人墙”呵护着洲边岛沿;屹立水中的钢筋水泥柱架,似“勇士双肩”托起连接洲、岛的栈桥长廊。挥别船娘,离舟登桥,边行边看。远处芦苇丛边,几只水皮鸡在湖面嬉戏,点动着小脑袋,觅食水中美味;近旁滩头有一群麋鹿聚首而食。儿孙们与同行栈桥的游人,不时向水中抛洒些食物,引得鱼儿蜂拥争抢,孩童们发出阵阵欢笑声。长廊尽头的摄影人高喊“优惠拍照”招揽生意,多数游人都挥手婉谢。
“溱湖科技馆”把我们引入科学天地。高科技视频画面的逼真效果,生物措施提纯水质的科学奇效,知识传播与美感享受,让人兴奋赞美,让人思绪良多。这里二十多平方公里的水面,与长江、淮河两大水系相通,与溱潼农耕田园为邻,丰富的地下浅层水源、浸泡、滋润着这块“风水”宝地。林草丰茂,盛产粮油,果品驰名,药材奇多,鱼鸟禽兽,物种多样。得天独厚、自称气候,造就了天然而野性的水乡生态。据介绍,这里每年有无数冬夏候鸟,分期而至,会出现“万鸟出林、鸣声飞扬”的景观。此行未能应时目睹,虽有所憾,但能获知一些自然常识和湿地体验,又何尝不是一种幸事呢!
我们这些久居城市的人,暂离钢筋、水泥的自闭和闹市噪音的纷扰,近距离接触水乡生态之洲,真是一种释怀、一种舒畅、一种滋润,一种享受啊!在此同时,我也在内心发问,像泰州溱潼这样的湿地公园有多少,像泰州人这样保护湿地环境的又有多少……我无力自解。回到镇江查阅了一些资料和相关信息,据说各地境况不一。近百年中,因开发、围垦、淤积、污染和过度捕猎等人为毁损,不少湿地已呈萎缩、退化、减少的趋势。闻名全国的“千湖省”(湖北)、“百湖城”(武汉)已是过去;“洞庭”“鄱阳”两大名湖的水面大有减缩;一些城市的“内河”“城湖”,也在一轮又一轮的城市建设中干涸、填平,已不复存在。
浩瀚宇宙,“造物主”是伟大的“天才设计师”。他造就了奇特的大自然,为人类及一切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必要条件。比如,海洋、森林和湿地这三大生态系统;比如,阳光、空气、土地、青山秀水、河湖江海以及风霜雨雪;还有粮谷蔬果、牛羊猪鸡等各种各样的水、陆产品,都是大自然的杰作,是“造物主”的“恩赐”。我们人类一代又一代,得以在大自然的演变中进化,以智慧与勤劳、创造、发展至现在,本应以科学态度,与自然和睦相处,均衡有序地利用、改造自然条件,以求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可是,在不少地方,却以“掠夺”的方式,过度索取,甚至为一时之利,一己之功,不惜违背生态规律,向大自然“舞刀弄枪”,做出许多毁损之事。试想,山破了,林砍了,土减了,河断了,湖小了、水少了……将会是何种情景?!岂止是少了几块湿地,少了几个湖泊,少了几处公园?!不,不是!后果是严重而可怕的——无序开发必将惩罚人类自身,并威胁我们子孙后代的生存!
从溱湖湿地公园回来已半年之久。湖光闪烁、芦环树绕的水乡景色,时浮脑际。回味是乐趣,遐想是期盼。溱湖湿地的保护和拓展(原有两平方公里拓展为现在的二十多平方公里),是泰州人的荣耀,也是我们外地游人的幸事。我们深知,保护湿地,改善环境,净化水质,就是改善和提升人类的生存条件,就是保护我们自己,就是让自己及子孙后代们生活得更滋润、更美好!
此游溱湖,是与亲朋、子孙们一行同游的。与水乡、农耕、郊野亲密相融,共享自然风貌,拾取科普知识,引来些许感慨,别有情趣,拙笔此文。
时下,建设生态城市已成新潮。国家新政,层层重视,我们平民百姓无不为之点赞:
感激“上苍”,感激“造物主”——感激为大自然呼吁均衡、高歌绿色理念,为中华民族谋划生存福祉的吉祥人吧!
2012年五一假期游湖随笔小记
重写于2015年10月
注:
相关资料显示:
湖北省上世纪五十年代,原有湖泊1066个,现有309个;
“百湖之城”武汉,现仅存湖泊27个;
“八百里洞庭湖”水面1949年-1983年,缩减38%
“鄱阳湖” 水面1954年-1997年,缩减25%
至1997年的43年间,约有1300平方公里被围垦开发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