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谈“福”与“祸”
陈锦荣
对“福”是人人所祈求的,它给人们的生活增加了愉悦感、顺利感、享受感···。但人们对“福”的所求却是各异。老年人、中年人、小孩、男人、女人…,都不一样。不同年龄段的人,对“福”的追求也不同。老年人一般是追求健康、平安为福;中年人一般求事业成功,家庭美满为福;上学的青少年则求学业有成为福;男人未婚时往往以找到一个自已理想的妻子为福;女人年轻时能嫁给一个称心如意的男人为福。所以,各类人对“福”的追求目标是不同的。
而与“福”相对应的则是“祸”。“祸”是人们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幸的事,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烦恼、痛苦、困难或灾难,比如病灾、火灾、水灾···等等。所以,人们为了建康地、幸福地、愉快地生活着,总是祈求福的到来,而对祸则避之又避。
可是事物总是两面性,相互相成的,“福”与“祸”之间也是如此。人们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这么一句经典名言:“福兮祸所依,祸兮福所伏”。也就是说福与祸是一对“好”与“坏”的双胞胎,它们之间也会相互转换,也就是说好事在特定条件下往往会转变成坏事,同样地坏事也会在特定条件下转变成好事。正如人们常说的:吃亏是福;贪小便宜吃大亏。就是这个意思吧!
为此,人们为了求得心理上的平衡,往往会到庙宇中或教堂中,来企求菩萨或上帝的庇佑平安。可是现实是很残酷的,是与非,是非常分明的,有一句俗语说得好:人在做,天在看。做好事、做坏事,是福、是祸,躲不过。从这里也可以看出,为人在世要多做好事,不做坏事;不做损人利已的事;也不要做为了个人在心理上的某种快感,损人而不利已的事。
总之,从某种意义上讲,福与祸同人的人品有一定关联,同做好事与做坏事有上定关联的。一个人做了好事,心理上很愉悦,身体也就相应健康;反之,做了坏事,一般地说,心理上是有负担的,唯恐被人发现或被揭发,长此下去对身体健康会有一定影响。就像一个贪官,不管他胆有多大,但其内心总是不安的,因为他见不得阳光,一旦被爆光,身败名裂。
由此可见,福与做好事有因果关系;祸与做坏事有因果关系。福是正面的,祸是负面的。
2015年10月